信件标题: | 关于镇安县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
来信时间: | 2017-09-20 |
信件内容: | 我身为一名镇安人对这几年镇安县的发展感到骄傲,随着G345西线的通车,到我县国家级森林公园“木王国家森林公园”的交通更加便利,这助推了我县旅游业的发展更进一步,从县城通往“木王森林公园”的途中,现在云盖寺古镇的打造日渐完善,但还需要政府指导,让云盖寺古镇的文化旅游健康的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旅游业是个长期产业,如果没有政府指导,一些农民会“竭泽而渔”,这样会伤害到我县整个旅游业的形象,后果会无限放大,所以政府的监督职能不能缺失,有类似事件要严惩不贷。还有就是可以在旬河上建立几个漂流观赏景区,类似的漂流丹凤县有丹江漂流,柞水县有乾佑河漂流,我们也可以有我们自己的旬河漂流。西线日渐成熟,东线由于庙坡的那条路已经破败不堪,冷水河的路也不好,打造尚需时日,县上已经打造了以华水河庙宗教旅游景区,还可以以西口回族民族镇打造回民文化旅游风情小镇,塔云山道教文化旅游景区,童话磨石沟旅游景区。我们不光要建设景区,还要建设好配套的服务设施。要让来镇安的游客来者有干净卫生的食宿环境,方便的出行。方便购买我县的土特产,我们做好服务。让游客感到宾至如归。做好我们自己的好口碑,我县的旅游发展就会更好的。 |
回复部门: | 县政府办公室 |
回复时间: | 2017-12-11 |
回复内容: |
承办单位:县旅游局。 回复内容:“县长信箱”标题为《关于镇安县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的信件我局收悉,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首先,感谢常篯同志对镇安旅游发展的关注!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下,我县根据国、省、市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围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争当绿色发展排头兵”目标,以脱贫攻坚总揽全局,以文旅融合引领转型发展,按照“一个中心、两大环线、精品景区支撑、特色小镇点缀、美丽乡村衬托”的旅游空间布局,集中建设精品景区、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完善要素配置,提升服务质量,发展活力有效激活,助推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形成了“密境金台、仙境塔云、画境木王、佳境云盖、幻境磨石”等“镇安五境”精品景区,奠定了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追赶超越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县有旅游景区景点10余处,其中国家A级旅游景区5家(木王山、塔云山为4A级景区,金台山文化旅游区、云盖寺古镇、童话磨石沟旅游度假村为3A级景区),宾馆、酒店、招待所约502家,发展旅行社(分社)4家。近五年来,我县旅游接待人数平均每年增长率达到23%,旅游综合收入平均每年增长达到27%。2016年,全县接待游客528万人次,综合收入28亿元;2017年1-9月,全县接待游客447.6万人次,综合收入24.4亿元。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大环线空间布局轮廓明晰。组织编制完成《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镇安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等,旅游行业规划体系初步建立。坚持规划引领,以县城为核心的东西两大旅游环线格局基本建成,以精品景区为核心、特色小镇镶嵌、美丽乡村点缀的景点结构布局日益成熟,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项目为支撑的景点建设模式日趋完善,旅游景观更加丰富。 二是强化布局落实,基本形成全县旅游发展大格局。围绕市县提出的“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争当绿色发展排头兵”目标要求,以脱贫攻坚总揽全局,以文旅融合引领转型发展,按照“一个中心、两大环线、精品景区支撑、特色小镇点缀、美丽乡村衬托”的旅游空间布局,集中建设精品景区、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完善要素配置,提升服务质量,发展活力有效激活,助推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追赶超越发展的主导产业。 三是实施文旅融合,大景区精品建设初具规模。围绕优势旅游资源,重点挖掘历史、民俗、红色、宗教“四大文化”,重点打造金台山、塔云山、木王山、云盖寺、磨石沟等精品景区,形成了“密境金台、仙境塔云、画境木王、佳境云盖、幻境磨石”等“镇安五境”精品景区,奠定了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四是坚持城乡联动,大产业培育带动成效明显。突出景城一体,营造“山在水中、水在城中、城在景中、人在画中、美在心中”的小城镇安;依托精美县城、精品景区和美丽乡村,精心策划打造全域旅游大产业。 五是突出要素重组,大配套旅游环境明显改善。较好的改善了旅游交通,启动建设县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按照高A级标准,建设并完善景区旅游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标识、通讯网络、金融服务、餐饮住宿等基础服务设施。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全县已发展旅行社(分社)5家,旅游行业直接从业人员600多人,旅游服务业辐射带动5000多人,旅游产业辐射带动2万多人,2015年我县成功创建“商洛市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县”,旅游服务接待水平显著提升。 六是紧扣品牌带动,大市场链接开发潜力巨大。今年成功举办了陕西省“5.19秦岭与黄河对话”系列活动,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开展了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大力开展旅游宣传工作,积极参加西洽会、旅博会、秦岭生态旅游节等重要节会,展示我县旅游精品资源和旅游产品。特别是今年十一黄金周,我县开展了首届文化旅游周系列活动,精彩不断,集中展示了我县近年来文旅融合发展的成效,不断扩大“来安去安·小城镇安”品牌影响力。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目标,奋力追赶超越,以规划引领、产品建设、环境打造、营销服务为抓手,突出精美县城、精品景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实现“产业绿色化、城镇景区化、田园景观化”,奋力追赶超越,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不断提升“来安去安•小城镇安”全域旅游品牌影响力。 将全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是突出抓规划,科学组织,严格管控,梯次推进规划实施;二是重点抓县城,景城一体,综合提升,精心打造精美县城;三是全面抓景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强力打造精品景区;四是精心抓小镇,创新业态,融合发展,高点创建特色小镇;五是统筹抓乡村,富民引领,三产结合,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六是协同抓服务,部门联动,项目引领,全面完善服务设施;七是规范抓管理,行业带头,规范发展,合力提高服务水平;八是多元抓营销,注重合作,多重推介,全力打造品牌产业。通过上述工作开展,力争到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最后,再次感谢常篯同志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关心,也建议您多浏览政府网站相关内容,以便更全面的了解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