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无障碍辅助浏览

镇安县民政局关于对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6号提案的答复函

周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的提案》(第2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全面推进我县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规范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和管理,我县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已转发《关于转发商洛市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标准》的通知(镇办字〔2024〕23号)。

目前我县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镇村联建、多村联建”、“村组选址、群众自建”、“以奖代补、属地管理”三个模式,有效破解搬迁群众、本地居民、项目及工程建设带来的“散埋乱葬、无地可葬、丧葬不规范”的问题。全县规划建立村级公益性公墓156处占地3120亩,实现“一村一公墓”。目前已经建成村级公益性公墓12个,2024年在建7个、筹建11个。2025年着力打造花园社区、茅坪社区、和坪村等3个生态公园式墓园示范点。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条件成熟一个,申报一个,一般由村(居)民委员会负责项目申报和组织建设,几个村联建、镇村联建的由项目承办单位负责申请,经所在地镇(街道)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县民政局审批,要求持审批文件在资源、林业等部门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后,方可建设。目前我县村级公益性公墓主要是镇村统一规划,采取边建边葬边绿化的方式,不大面积开挖,不破坏植被,维持现状。

根据殡葬改革具体要求,针对群众认识不足、公墓利用率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镇安县探索实施“五管”机制,促使公墓管理更科学、更规范。制度管:各村经村民代表讨论制定了《村级公益性公墓管理办法》,并将公墓管理列入入村规民约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报备制度,事主第一时间向村委会报备,村委会落实专人负责全程监督丧葬活动。理事管: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组建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定了统一的待客消费标准,明确了随礼标准,倡导厚养薄葬,坚持细化移风易俗全民教育,引导群众破除过去人情攀比、竭尽排场、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执法管:对不进入公墓而乱埋滥葬的、超标准接待的、不实行报备的、修大墓豪华墓的,由当地政府负责联合民政、资源、公安、林业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予以处理,实行台账销号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监督管:设立举报电话,建立有奖举报制度,鼓励村民相互监督。举报内容核实后,对违反相关规定的群众进行批评教育,立行立改,是党员的提请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专人管:设立村级公益岗位一名,主要负责绿化修剪、苗木布置、卫生清扫、森林防火、文明祭祀等。实行合同一年一签,一年一考核,工资500元/月,自集体经济收入中支付,苗木、工具、垃圾桶等设施的购置从公墓所收费用中支出。通过机制的完善,有效治理了散埋乱葬,促进了厚养薄葬新风尚的形成,有力有效推进了我县殡葬改革。

      县民政局将持续加强对村级公益性公墓的检查和指导,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确保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能够按期完成,解决当地群众的后顾之忧。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县殡葬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镇安县民政局

                                                                                         2024年6月10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