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无障碍辅助浏览

高扬法治之帆 助企行稳致远

——镇安县司法局积极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

近年来,镇安县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立足工作职能,紧紧围绕“建章立制、依法行政、创新宣传、优质服务”四个方面,多举措、齐发力,扎实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镇安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坚持建章立制,着力打造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加强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政策清理工作,印发了《关于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政策清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全县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及时纠正有悖于平等保护原则、不利于企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充分调动各类企业积极性创造性,为企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清理涉企规范性文件4件,发现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容0条;加强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政府合同协议合法性审查,规范审查程序,严格审核把关,不断提高涉企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质效,促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合法性审查政府涉企重要文件、合同及协议23余件,共提出审查意见10余条。

坚持依法行政,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聚力提升行政执法监管效能,指导我县行政执法部门科学合理编制“权责清单”,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素质,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生效。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抽查检查结果,统一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严防“执法扰企”。聚力扩大包容审慎监管覆盖面。公安、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重点执法领域企业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案件   346件;聚力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案卷大评查活动,评查涉企案件16件,及时纠正执法过程中存在问题,积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聚力加强企业合法权益保障,严格纠正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审结涉企行政复议案件  1件,维持市监部门的处理决定。

坚持宣传创新,着力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针对企业用工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与普法需求,坚持“把脉问诊”“订单式”普法,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宣传活动,为企业用工面临的风险点、难点提供法律讲解,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锻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新引擎”。实地走访企业宣传解读涉企法律法规、优惠政策200多次,服务协调企业事项100人次,解决企业问题50多个,让企业感受到了法治的温度。充分发挥调解独特优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耐心、细致、专心、公正”的工作作风,开展涉企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组织司法工作人员对辖区企业矛盾纠纷进行拉网式大排查4次,对矛盾纠纷、苗头性隐患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真正为群众解难题,为企业优环境。

坚持优质服务,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三级四同”和“四办清单”业务梳理工作,全面落实权责清单、负面清单、中介服务清单制度,累计为34个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完成立项95个、选址30个、用地、工程规划许可13个、施工许可7个、征占用林地许可8件。完成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大厅、服务站、服务室建设,组建一支由县镇业务干部、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片长为骨干的“五员”法律服务团,今年以来,县公共法律服务大厅累计接收群众咨询1500人次、接听“12348”专线350次、办理“12345”热线反馈问题37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4件,办理公证案件87件;拓展公证业务,为企业公证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手续,优化流程,开展公证“限时办”“优先办”服务,对企业急需办理的保全证据、文本相符等事项及时快办,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开展“容缺受理”,对企业申办的公证事项,因客观原因暂时未能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经审核符合办理条件的,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和申请材料“容缺受理”,允许在出证前补充完善有关证明材料,充分保障企业的合法合理诉求,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