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开展以来,镇安县坚决扛牢政治责任,精心谋划部署、扎实组织推进,针对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特点,强化分类指导,推动学习教育责任落实、举措落细、任务落地。
突出以上率下 强化统筹协调
县委常委班子率先垂范,加强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推进,开办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及读书班,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形成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头雁效应”,示范推动全县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为确保学习教育有序有效,镇安建立“1个小组+1个专班+4个工作组+19个党(工)委”组织架构,压紧压实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工作专班牵头抓总,工作组分块负责、协同推进,党(工)委主体落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贯通的指导体系,有效解决“上热、中温、下冷”现象。根据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实际,围绕农村、城市社区、机关、国企、事业单位、新兴领域六个行业系统,分别制定指导措施,逐一明确党委(党组)、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党员的具体任务,精准指导推动学习教育有效覆盖。
镇安还建立“清单计划—执行调度—督导检查—综合评价”闭环落实机制,明确重点任务清单,通过调研督导、列席旁听等方式,做深同题共答,向4个重点单位派出督导组,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学习教育不走样、见实效。
突出重点群体 确保全员覆盖
“全县年轻干部要始终胸怀青云志、走好成长路、系好风纪扣,以优良作风为奋力谱写镇安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7月2日,镇安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县委主要领导为年轻干部讲专题党课,帮助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镇安将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新提拔干部、年老体弱党员、流动党员、新兴领域党员作为学习教育重点群体,量体裁衣细化学习教育措施。针对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新提拔干部,采取召开座谈会、列席旁听庭审、组织研讨交流等措施,深化学习研讨、强化系统培训,教育引导进一步锤炼党性、转变作风;针对年老体弱党员、流动党员,组建帮扶对子,通过“线上自学、线下参学、结对帮学、联系督学”等措施,做到学习“不掉队”;针对“三新领域”党员,选派党建指导员45名,建设“红色驿站”30个,确保“三新领域”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
突出问题导向 力求实绩实效
盛夏清晨,月河镇八盘村的陈忠娥打开灶台边的水龙头,清澈冰凉的水汩汩而下。“以前饮用水总是紧巴巴的,要是再遇上干旱天气,就不够日常使用的了。现在水龙头一拧就有干净水,真的太舒心了!”
陈忠娥的感慨,源于八盘村新修的截渗坝、沉淀池。这一工程不仅解决了该村11户35人的饮水难题,还惠及西川搬迁点群众。这正是镇安县以“5115”书记领办实事硬事为牵引,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生动缩影。
镇安坚持问题导向,严格落实党委(党组)审核下级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审核班子成员的查摆问题“双审”机制,聚焦问题清单、具体问题、基层“四风”10种隐形变异表现,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刀刃向内自查问题,动真碰硬解决问题,持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锤炼党性、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
镇安创新推行县委书记5件、镇(街道)党(工)委书记10件、村(社区)党支部书记10件、驻村第一书记5件“5115”书记领办实事硬事机制,共领办实事硬事2395件,示范带动9000余名有能力党员领办实事好事1.8万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300余个。
学习教育的成效也体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新建改造茶园1.5万亩,落实烤烟面积3.1万亩、食用菌2600万袋;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推介会41场次,新增城镇就业144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培育银发旅居廊道、禅修疗愈、药膳食疗等3条主题线路,成功举办陕南首个县级马拉松赛、全市青少年足球联赛等5项赛事……
一项项举措落地生根,一桩桩实事温暖民心,一处处变化见证发展。镇安以学习教育为契机,用作风强化担当,用实干回应期盼,让学习教育成果可感可及,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