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无障碍辅助浏览

镇安县教育和体育局对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6号提案的复函


郭贞亮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减轻家长“教育负担”的提案》(第2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家庭教育与家长负担问题的深入调研和精准献策,您提出的优化作业形式、规范家校责任、保障学生休息时间等建议切中当前我县教育难点、热点、焦点,为我县纵深推进“双减”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近年来,县教体局以破解家长“教育焦虑”为导向,聚焦作业管理、家校协同等关键环节,持续推进减负工作落地见效:

一是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印发《镇安县中小学作业管理实施细则》,从作业管理、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辅导与批改、作业分析与讲评、作业管理、实施保障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从制度层面为作业减负提供了保障。

二是负面清单全面建立。明确作业总量标准,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分别不超过 60、90 分钟。同时,将“七个严禁”作为负面清单严格执行,严禁随意增减作业量,确保作业量科学合理;严禁随意布置作业,保证作业设计的规范性;严禁布置超标和超教学进度作业,防止加重学生学业负担;严禁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避免无效学习;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严禁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保护学生视力和学习自主性;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厘清家校责任边界。此外,通过宣传引导、常态化检查、专项督导、科学考评、畅通举报渠道、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等多种手段,多管齐下,确保作业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三是厘清家校责任边界。通过家长学校、学校开放日、致家长一封信等渠道,重申《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引导教师和家长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作业观,理性对待学生成绩和作业量,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少数学校、个别老师管理不到位、理念较滞后、人才观质量观有偏颇,习惯于“时间+汗水”低效惰性教育行为,正如您在提案中指出“让家长录制朗诵背诵等各类短视频、线上学习看视频打卡、泛滥的手抄报、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讲解作业、家庭作业量大”的现象确实存在。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作业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和家长“教育负担”。

一是制度再落实。利用周例会、教研会,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并严格落实《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南(试行)》《镇安县中小学作业管理实施细则》,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通过“案例研讨+校本研修”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作业设计与批改能力。

二是监管再强化。聚焦作业管理负面清单,叫停“非必要视频录制”、要求家长批改讲解作业任务,建立“进校园”审批制度,常态化组织全县范围的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展评活动,推动教师从“布置作业”向“设计作业”转型,为减轻家长“教育负担”提供保障。

三是考评再严格。建立“家长举报—专班核查—通报问责”机制,对违反作业管理制度的教师,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情节严重的纳入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对作业管理不严格不精细的学校,采取约谈校长和取消学校评优树模等处罚措施。

教育减负是一场需要久久为功的“持久战”。我们将以您的提案为切入点,建立“学校自查+片区督查+随机暗访”的常态化监管体系,确保各项举措落地有声。真诚欢迎您继续监督指导,共同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的“蓝天”。


镇安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5年7月3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