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涛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预防未成年人近视的提案》(第2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你在提案中就我县未成年人近视防控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七点建议,我们已认真学习并将积极采纳。近年来,县教体局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常抓不懈、全员参与”工作原则,持续做好“十项工作”,持续抓好未成年人近视防控工作,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健全机制,强化责任落实
成立镇安县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办公室,每年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要点,全面夯实各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学生近视率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确保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落实落地落细。
二、加大投入,改善教学环境
督促各校主动加强与卫健部门的协调合作,根据规定的中小学校教室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置、黑板等教学条件要求,对现有的卫生设施设备逐一对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列出具体的解决方案,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设施设备符合相关卫生标准。每间教室张贴视力测试表,以供学校定期检测和学生随时检测视力。
三、加强知识培训,提升专业水平
学校每年邀请医院眼科专家或近视防控宣讲团成员进校园进行近视防控宣讲和培训,要求校医、班主任(兼眼保健操教师)和相关教师掌握必要的眼保健知识。促使学校在开展近视防控工作时明确方向,实施近视防控工作时有据可依。
四、宣传监测并重,做到早防早治
各校(园)利用3月、9月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爱眼日等时间节点,学校利用晨会、班会、主题队会、LED电子屏、校园广播等多种途径,进行“爱眼、护眼”知识的学习宣传。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知识,指导督促家长为中小学生和幼儿园提供良好的居家视力环境宣传,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儿童青少年切实增强爱眼护眼意识,严格落实每学期1次的视力监测要求,学校联系有资质医疗卫生机构每学期组织开展视力监测,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数据库,引导视力异常学生到医疗卫生机构检查和矫正,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矫正。对近视进展过快的中小学生进行有效干预,预防发生高度近视。
五、落实体育措施,促进健康成长
各校园严格落实《商洛市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十条措施》,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展1体育课,1次30分钟阳光大课间活动,课间休息延长至15分钟,2次眼保健操,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幼儿园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保证儿童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各校园深入挖掘校本资源,创建“基础+特色”的课程模式,严格落实每日体育活动时长刚性要求,既增强学生体质又预防和延缓近视的发展。
六、深化“五项管理”,落实“双减”政策
加大“五项管理”宣传力度,落实“双减”政策。坚持学校家庭共同发力,印发《镇安县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手机管理十条措施》,严格执行手机不得进校园、进课堂要求,加强日常检查与管理,引导家长督促孩子正确使用手机;定期检查课外读物,防范盗版读物危害学生视力;科学制定作息时间,确保学生充足睡眠,引导中小学生注重保护视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通过提升课堂效益、强化作业管理、优化课后服务、规范培训行为实现学生校内外减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防止持续疲劳用眼。
七、以赛事促健康,丰富活动形式
以打造“国际排球名城中国赛事名城”为契机,建立健全“市﹣县﹣校际﹣年级”四级体育竞赛体系,举办全县中小学校田径赛、排球赛、足球赛、篮球赛等一系列体育赛事,鼓励引导青少年儿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训练、赛事,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八、关注膳食营养,助力视力发育
结合地区、季节、学龄阶段特点,为儿童青少年提供营养均衡有利于视力健康的膳食,倡导学生不挑食、不偏食,严格控制高油、高糖、高盐等食品饮料摄入,确保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发育。
九、开展联合清查,净化护眼环境
定期开展手机进校园大清查,联合卫健部门开展眼科医疗服务行为大清查,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配镜行业和眼视光产品大清查,严防虚假广告、劣质产品和过度使用手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
十、深化家校共育,凝聚防控合力
推进加强家校(园)共育工作,发挥家校(园)共育工作指导中心、指导站、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作用,强化家校联动,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视力健康状况,强调近视危害性,宣传科学近视防控知识和方法,引导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引导家长提高家庭眼保健意识,以身作则,共同控制“视屏时间”,营造爱眼护眼的健康家庭氛围,发挥家庭教育在近视防控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再次感谢您对未成年人近视防控工作的关注与建议!我们将以此提案办理为契机,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推动我县未成年人近视防控工作取得新成效。
镇安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