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无障碍辅助浏览

镇安县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县人大第62号提案 的答复

辛清念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教职工放学后协助留守儿童进行课后作业辅导的建议》已收悉。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您的提案聚焦留守儿童课后作业辅导难题,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切和责任担当。经深入研究,结合我县实际,现答复如下:

当前,我县农村留守儿童课后作业辅导缺失问题确实亟待解决。您提出的教职工放学后协助辅导的建议立意深远,对提升留守儿童学业水平、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县农村学校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优势,在对留守儿童辅导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还有安排不精细、管理不到位、辅导方案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结合您的建议,今后,我们将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学业帮扶工作,从以下多方面积极探索解决途径。

优化校内课后服务管理学校结合留守儿童学习情况,制定分层作业计划,在晚自习或课后服务时段,由值班教师对基础薄弱的留守儿童进行针对性作业答疑,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学习指导,同时,建立作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时优化作业内容和难度,确保辅导更具实效性;推行“小导师”互助模式在班级内选拔学习成绩优秀、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小导师”,在课后服务期间与留守儿童结对,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开展作业互助和学习交流学校定期组织“小导师”培训,传授辅导方法和沟通技巧,提升其帮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群体间的互助作用。

挖掘校内教师资源潜力弹性调配教师工作任务,学校统筹安排教师工作,合理精简非教学任务,将教师从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例如,优化教育科研、迎检迎评等工作流程,减少重复性工作,为教师留出更多精力参与留守儿童作业辅导。同时,建立教师轮值辅导制度,让教师轮流承担课后作业辅导任务,避免个别教师负担过重。强化教师学科协同辅导,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针对留守儿童作业中的共性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和辅导策略。在课后服务时段,安排不同学科教师联合值班,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作业辅导,提高辅导的全面性和专业性。

建立校内学习激励机制设立学习成长奖励,学校设立“学习进步奖”“作业之星”等荣誉奖项,对在作业完成、学习成绩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留守儿童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将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及时反馈给监护人,增强监护人对孩子教育的信心和重视程度。打造特色学习空间,学校利用现有资源,打造专门的留守儿童学习活动室,配备图书、学习资料和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在活动室设置学习打卡墙、心愿树等互动区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分享交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是强化家校沟通。组织学校定期开展家访、家长会等活动,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提升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意识和辅导能力。推广使用家校沟通平台,教师及时向监护人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其在家进行作业辅导,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也恳请您继续关心支持我县教育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我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镇安县教育和体育局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