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两联一包”工作
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汇聚各方智慧,精准施策、务实笃行,充分发挥省级帮扶团最大效能。
一是紧盯一个目标。在2025年,实现包联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集体经济显著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善,乡村环境整洁优美;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强有力,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和谐稳定,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包联村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守住两条底线。一是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帮扶政策、资金、项目等基础工作,全力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持续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抓好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确保脱贫群众收入稳定。持续完善“2244”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做到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二是要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充分发挥农垦集团在农业技术、产业体系等方面的行业优势,筑牢粮食安全根基,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坚实力量。
三是办好三件实事。一是要扎实推进“千万工程”示范带建设,力争2025年再创建一个“千万工程”示范村。二是要争取省级行业部门帮扶项目15个,引入帮扶资金3000万元。三是要继续深入推进“千村万户“光伏+”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对还未覆盖到的村抓紧落实。
四是做好四项重点。一是要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引优培强农业企业,围绕拓展全产业链,在生产、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镇安特色产业链;壮大本地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打造好镇安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区。二是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争取至少两个和美乡村建设项目。三是要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完善治理体系,加强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德治教化,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四是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适度扩展食用菌、中药材等高经济价值作物种植规模,同时发展散户精品养殖,全力提升产品产量和质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二、“联镇包村”工作
一是推动产业升级。结合米粮镇整体产业规划,指导制定特色产业发展方案。积极协助引进具有带动效应的产业项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确保至少有1个重点产业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显著提升产业附加值。
二是聚焦民生保障。积极推进米粮镇县域医疗次中心项目、米粮镇中心敬老院项目落地实施,切实提升当地民生保障水平。
三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多元化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助力红卫、清泥、门里、西河、丰河五个村通过土地流转、资产盘活、合作经营等方式,实现每个村的集体经济年收入增长20%以上。
四是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