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方面。要锚定“教育强县”奋斗目标和“教育六县”发展定位,突出党建引领、课堂改革、优师强基、资源供给、安全稳定等重点,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创教育事业全新局面。重点做好六件事:一是稳步实施“11359”城区校点优化布局,加速推进学前教育建设、义务教育改造等四大类共计19个重点项目,以促进县域教育资源全面扩容与提质升级;二是落实“五长”推门听课制度,深入推进“课堂革命·镇安行动”,力求新高考上线率、名校录取率及职业单招上线率实现稳步提高;三是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充分利用“三个资源库”“五项活动”“五大赛事”,进一步深化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镇浦教育协作和西商教育同行,持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力争年内引进招聘教师88人,培养省市名师15人。四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要求教师坚守职业道德、严守师德底线,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和扎实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五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争取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六是做实做细教育领域集中整治、“校园餐”专项整治、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二、体育赛事方面。要按照“迎高铁、游景区、观赛事、住民宿、读主角、促消费”的发展思路,重点做好四件事:一是建好体育设施,加快推进金台山文化旅游区二期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全民健身中心等4个体育康养项目。二是发展赛事经济,抢抓高铁时代机遇,以“迎赛事、促消费”为主线,办好镇安马拉松、环秦岭自行车赛等11项精品赛事,培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等新业态,打造多元化体育消费场景。三是持续扩大“跟着赛事游镇安”体育品牌影响力,深入挖掘本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积极推动体育、文化、旅游、招商深度融合,重点发展“体育+旅游”“体育+美食”“体育+康养”等业态,积极探索赛事经济新路径,实现赛事与城市、民生与经济“双向奔赴”。四是抓好竞技体育,深化体教融合,健全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加快发展校园“三大球”,建好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全面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三、民政方面。要坚持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主线,全力做好六件事:一是加快推进全省第二批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实现低收入人口“一门入库、动态监测、分层管理、因需推送、分类救助”。探索建立第三方机构购买社会服务镇级试点3个,推动分散供养人员照料服务工作规范化、专业化。二是扎实开展“银龄行动”,统筹县镇养老服务中心、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医疗机构老年人服务岗规范化建设,创建村(社区)规范化老年人服务岗。推进困难家庭老年人适老化改造,加快老年人助餐点实体化运行。三是强化对流动儿童及留守儿童的监测与排查力度,进一步完善“五位一体”关爱保护体系,拓宽“福彩圆梦·助学工程”的覆盖范围,深入实施儿童福利保障质量提升行动。四是持续深化“乡村著名行动”,规范乡村地名命名更名和设标。加大培育公益慈善类、乡村振兴类社会组织,推动慈善行业健康发展。五是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加强智慧民政APP的推广与应用,实现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六是纵深推进社会救助“关系保”“人情保”集中整治、养老服务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及殡葬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持续纠治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民政行业作风持续向上好转。
四、金融保险方面。要以“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为主线,重点做好五件事:一是持续深化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增强首贷、续贷的支持力度,引导全县银行机构增加信贷投放,向实体经济合理减费让利,确保“应贷尽贷、应续尽续”。创新生态产品认证及VEP项目开发模式,积极申报并实施EOD项目,以生态的“美好形象”促进经济的高价值增长。二是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力争全年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余额增长10%以上,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主动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三是持续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因地制宜推出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优化农业保险承保理赔业务制度,支持养老型储蓄、理财、保险产品发展。四是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政府建设项目中拖欠的企业账款得到及时偿还,并有效清收政府或国有企业担保的企业逾期贷款,同时建立多元化机制,以化解隐性债务问题。五是切实加强对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的监管,做好全民宣传教育和风险提示,提高群众风险防范意识,重点做好房地产、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防范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