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在数字镇安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对标深圳、杭州等数字城市治理标杆,以打造“城市大脑”为努力方向,通过打通数字壁垒,丰富应用场景,建成资源枢纽,加快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跨领域的数据汇聚,努力打造区域城市数字治理样板工程。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工作专班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重要步骤和关键保障之一,成立以数据服务中心为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科经局、卫健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专项工作专班,旨在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镇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审议出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有关发展规划、政策文件,研究决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大事项,安排部署任务分工,组织推动重大工程,同时督促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二是邀请具备城市规划、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治理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专家,组成多学科的专家团队。结合镇安特色进行智慧城市的规划设计,明确总体框架和实施路径。打造以网络、计算、感知设施为基础,全面汇聚整合分布在镇安各级各部门各行业的海量数据,构建聚合数据、共享技术、协同业务、赋能应用的城市大脑。以数字镇安四期项目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城市新型智慧城市的统一入口,通过整合镇安现有的及后期规划的各类城市综合服务系统,构建一个全面覆盖、高效协同的新型智慧城市闭环生态系统。以智慧城管为突破口,加强对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状况的实时监测、动态分析、统筹协调、指挥监督和综合评价,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网统管”,实现信息共享、分级监管、协同联动。推进智慧医疗建设,通过统一、协同、共享的县级卫生健康信息化提升项目,实现全县医疗健康大数据的汇聚,创新“互联网+”医疗、医保便民服务,解决新医改下老百姓就医报销难的问题,打造支撑全县的“医疗卫生数字底座”,实现“辅政、助医、惠民”的总体目标。同步谋划智慧教育、智慧民政、智慧旅游等,统筹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在撬动帮扶资源方面。一是依托中国电子及其下属骨干企业在产业、技术、人才、市场、品牌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立足镇安产业布局、资源禀赋,结合2025年重点项目谋划,聚焦中国电子集成电路、数据应用、电子信息、清洁能源等重点主业领域,找准帮扶主体,打通核心供应链,助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二是聚焦镇安“一厅四地”发展定位,践行“镇安生态文旅+关中科技”“西安研发、镇安转化”发展路径,积极对接周边科技含量高、生态友好型项目,助力特色产业升级。
三、在加速企地融合方面。积极探索帮扶新路径,秉承“赤诚是镇安最大的魅力,百姓是镇安最美的风景”这一主线,一方面,引进企业前沿的科技成果、先进的经营模式和开放的企业文化,多角度宣传央企帮扶、乡村振兴等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推介镇安丰富的文旅资源、独特的地标产品和厚重的人文情怀,不断增强镇安干群、企业家创业干事的劲头。通过搭平台、聚合力、强品牌的方式,打造文化大IP,拓展消费帮扶载体,进一步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加快企地文化融合、情感融合,用心讲好中国电子和小城镇安双向奔赴的新故事,共同谱写乡村全面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