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无障碍辅助浏览

镇安丨因地制宜 以旅游带动扶贫

“来安去安,小城镇安”是镇安递给外界的一张响亮名片,这偏安一隅的小城静谧美好,却也是陕西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扶贫是摆在镇安县委、县政府面前最重要的工作。近年来,镇安县把旅游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渠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使农村面貌和农村经济都发生了可喜的改观。尤其是丰收村和云镇村更是旅游扶贫成效最为突出的两个村。

丰收村

在镇安县中南部,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村前是千百年来川流不息的乾佑河,村后是国家4A级景区塔云山。每天清晨,阳光拨开云层照亮大地,祈福的钟声都会从寺里送来平安。这个美丽的村落名叫丰收村,这里是去往塔云山的必经之地,村里还有巍巍高耸的明清古寨朱家寨和香火旺盛的千山庙。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丰收村走上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路子。

塔云山

在村委会的扶持下,村里有条件的农户纷纷开起了农家乐和乡村旅馆。松熏腊肉、洋芋馍、糍粑、玉米搅团等地道的陕南农家菜成为游客最喜爱的珍馐美味。在村委会的统一规范管理下,农家乐的食宿服务价格上墙明示,让游客放心消费。

塔云山金顶

村里另一部分农户办起了农产品加工作坊,制作的豆腐、豆芽和腊肉因其生态天然、口感独特,不仅为农家乐提供食材,也丰富了游客的后备箱。依托乡村旅游的发展,村子每年都能接待至少2万人次的游客。仅农家乐一项,每户的增收都在五六万元以上,同时还解决了当地100多个贫困人口就业。过去“九山半水半分田”,村民勉强糊口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丰收村并不是个例,镇安县借助木王山、塔云山、金台山、云盖寺镇及童话磨石沟等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改造农家乐300户,乡村客栈100户,其中,贫困户新发展农家乐62户,直接吸纳就业356人。

云镇村

一排排整齐的木质房屋,暖黄色的阳光照在古镇的街道上,成串的灯笼为其增添了几分喜气,这便是云镇村了。它地处秦岭腹地,因古寺“云盖寺”而得名,是古代北上长安,南下两湖和四川的重要驿站。走进云镇村的早市,琳琅满目的山货瞬间勾起了不少游客的好奇心,核桃、板栗、野生猕猴桃、拐枣应有尽有,还有些叫不上名字的,游客只要投来疑惑的目光,朴实的摊主便会笑嘻嘻地告诉他们这是什么。

云镇古街

这些农产品和山货不仅品质有保证,对于久居都市的人来说,它吃得更是一种新奇与健康,很多游客回家之后,都苦于无法再次品尝。于是,云镇村的年轻人便开始学习、尝试运营电商。经营的产品既有常见的核桃、板栗、猕猴桃、木耳等农产品,也有锅巴、马齿苋挂面、板栗酒等加工制成品。不少游客在当地购买之后,后续还会在店家的网店继续消费,甚至推荐给更多好友。村民们没想到的是,自己司空见惯的山货一个个转眼间都成了“钱疙瘩”,钱也从眼前挣到了千里之外。

云镇游客服务中心

依托云盖寺古镇的旅游资源,云镇村农户、电商的口袋都逐渐鼓了起来。除了云镇村之外,以塔云山、木王山、云镇古街为依托的周边镇村都纷纷做起了电商。目前,全镇已经设立“农村淘宝”87个、特色旅游商品制作及销售网点35个,真正做到了网店与实体店销售齐头并进,实现了农产品到旅游商品的就地转换。

除了发展电商平台、利用精品景区带动三产服务外,镇安还坚持以配套旅游服务和观光农业开辟贫困就业新途径,不断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群众依托旅游业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Tips

景区景点推荐

塔云山:位于镇安县城西35公里的柴坪镇境内,主峰金顶形似宝塔,直耸云端。其道教古建筑群古朴清雅,尤其金顶观音殿,建于塔云山万仞绝顶之上,三面悬于万丈深渊,被称为“秦楚一柱,绝顶道观”。

云盖寺:云盖寺始建于唐代初期,相传为武则天敕造,寺的右边还保存着白居易与贾岛吟诗作对的白侍郎洞。唐代以来云盖寺就是四周商贾经商、居住云集之地,佛教文化和商贾贸易十分繁荣,其鼎盛局面一直延续到明清。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