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无障碍辅助浏览

塔云山,一场心灵的修行

曾有人说:旅行的意义不在于你看过多少不同的美景,而在于过程中不经意的遇见自己。

是的,很是感谢与怀念之前的那场旅行。

沿长安向东,过蓝田,翻秦岭,沿着这条“商山道”,来到商洛。而这条也被称为“诗歌之路”的古道,或迤逦,或豪放,或隽秀的诗歌使得周边的景色晕染着蒙蒙的灵秀。我常想:那远古鸿蒙的先民,在悠扬绵久的木铎声中质朴而真诚地吟唱,是这幽清的环境感染的他们,还是他们感染了这环境,亦或是二者都有?

大概是因为周围的环境,路途并不算劳累,恍惚间便到了目的地——塔云山风景区。选择这里大部分原因是爬到羽化而登仙的地方沾染道家清明心境。

运气颇好的是赶上了蒙蒙细雨,最喜欢这种烟雨婆娑的感觉。走在环山石廊,雨后掉落的碎屑、枯叶都老实的伏在地上,是虔诚的信仰?偶尔一两声鸟鸣, 以及恍惚传来的人声,充满浓浓的生气与活力,却又不是吵闹与喧嚣。这种恰到好处的安宁,使我身心陶醉。一个转弯,便始料不及的看到了翻滚的云海,远处的峰峦如梦似幻,隐隐绰绰。突然想到在镇安旧志里,就把这塔云山称为“邑西仙境”,果真是名不虚传。此刻,真想化作这山间的一树,经历四时,经历沧海,与此桑田。

一馆、一塔、一庙、一堂、八殿转瞬即过。“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用这句话来形容,怕是再好不过了。虽然有点“高低冥迷,不辨西东”,但我知道,那距离天空最近的就是观音殿。三面峭壁,笔挺入云,这般出神入化的造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敬畏,令人虔诚,也必须用五体投地的方式攀爬,这边是对“道”的尊崇,对信仰的凝重。

入夜,栖息在古色古香的旅店。昏黄柔和的灯光,偶尔屋檐滴落的雨滴,断断续续的虫鸣,和谐安宁,在这一片静谧中,方才找到迷失的自我。如果说走玻璃栈道是考验勇气;登峰造极是考验耐力;博览群峰是考验专注力,那么在这夜里静静地靠窗小憩则是修来的几世福分。

亦是难忘的还有静板书。以一人之力操六种乐器,融弹、说、打、敲、唱于一身,一人顶七人,音韵宏亮,吐字清晰,刚柔相济,古朴粗犷。既有南方细腻,又有北方豪放;即有先民遗风,又有世人思辨,总在不经意间向你娓娓道来人生的意境:不争不抢,无为而无不为。大抵这才是这座道教名山真正要展示给世人的东西吧。

塔云山,一个不经意的偶遇。如果,还有机会,我愿意久住。尘世喧嚣中忙碌的人们,如果累了,可以去爬一下塔云山,他会教你怎样生活。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