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辅助浏览 长者模式
味道
时间: 2019-03-14 16:32 来源: 镇安旅游 作者: 李原伊 编辑: 旅游局 浏览:
       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才是文字。 
       每天都要吃饭,如同呼吸一般必要的生理需求。正因为基本,才要认真对待。能好好吃饭的人,必定对生活充满着热忱。 
       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我从不否认自己对美食的喜爱与追求。自以为爱吃、懂吃,本地的饭馆餐厅,略微有点意思的,都好奇地进去感受过。能在招牌巨大装潢华丽的包间内细嚼慢咽,也可以在小巷内的苍蝇馆子里大快朵颐。吃的杂、吃的广、但得吃的“讲究”。这份讲究,并不是在于花了多少钱吃到什么猎奇的食物,而是重在味蕾和精神的双重愉悦,抑或是吃完得到了食物赋予我们特定的记忆。我想,食物对我最初的影响,来自我的家庭。 
       我一直觉得我的妈妈是一个非常传统且顾家的人,她用一双巧手温暖着我的胃,十几年如一日,而我习以为常。当我把她蒸好的核桃花卷、豆腐包子,烙好的核桃饼分享给朋友,朋友们边咀嚼边露出惊喜的神情,说着吃不下了可手还是伸向下一个。跟我同龄的都很讨厌核桃的涩味,她们说尝不出来一点苦,比外面卖的不知道香多少,简直想天天吃。原先从未感觉这味道如此特别,被旁人夸赞才明白不辞辛苦亲手做一汤一饭,也是一种强大的坚持。到懂事时我才发觉,外人眼里的妈妈,并不是家庭型的主妇,而是要强、不服输,在工作方面认真的人。我始终觉得她过分严厉,让我喘不过气,原来她将温柔倾注在食物里,用心用爱让家常菜变得格外好吃。叛逆期时总贪恋外面的麻辣新奇,现如今却最心怡家中一碗排骨汤。白瓷碗,汤水清亮,排骨微软,莴笋碧绿,枸杞鲜红,对这汤哪止一句中意。十分抗拒去所有的饺子馆,妈妈包的饺子,一口一个,珍珠似的小巧玲珑,满满当当的肉馅,配上爸爸特制酸汤,撒上芝麻,是犒劳自己的绝佳选择。 
       食物包含着故事,蕴藏着回忆,在国人眼里,是一种别样的情感载体。新年,一年中最喜庆、最具仪式感的时刻。“年”作为漫长农耕时代的遗存,  是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一个圆满的尾声。一家人不论平时相伴生活还是天各一方,都要团聚在一起吃顿饭。每逢过年,总是欢天喜地地回到镇安,这个暖暖和和热热闹闹的小城。餐桌上总少不了一盘红润发亮的炖鸡,酱色浓郁,入口越嚼越有滋有味。这道菜做得好的人,通常厨艺了得,上桌五六分钟,盘底光光。引得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特色菜酸辣肚丝汤和镇安小炒,明明只是用了豆芽、猪肚、土豆、粉条常见又普通的食材,却是只有在镇安才能吃到的正宗好味道。酸酸辣辣,开胃爽口,佐酒更别有一番风味。炸得金黄的红薯丸子、面叶子,刚出锅的嘎嘣脆一口吞几个不嫌多。即使肚子圆圆,为了姑姑炒的泡椒牛百叶也能再吃一碗饭。读美食作家写的文章老觉得“性感”形容食物有些过火,现在才明白这种多有趣的形容。夹起一片牛百叶,看它在筷头颤颤巍巍,送入口中,牛百叶的软弹与泡椒的刺激相辅相成,极为“性感”了。镇安过个年,嘴巴更加刁钻,欠点火候少点佐料便觉得不对路子,弃筷不食。 
        俗话讲:“酒品即人品。”我却认为:“饭品即人品。”从吃饭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在得知宿舍其他三个姑娘葱姜蒜、肥肠鸭血等物尽食时,我是十分惊喜的。不挑食的人意味着包容与接纳各种味道。我们相处的着实愉快,可爱的浙江姑娘,常为吃到好吃的欢呼雀跃直跳脚。记得看过一个日剧,主人公各种不顺,失恋失业,可她仍为自己打气:“即使今天再难过,也要好好吃饭,要对得起吃下的每一口饭,饱饱的去迎接明天。”这样的人,不会被轻易打倒,乐观简单,拥有直面生活的勇气,早晚会有一束光照亮他们微笑的脸庞。
       过完元宵节,迎来开学季。一想又要离开家许久,特意起个大早和朋友去和平街吃早餐。叶家擀面皮摊前又排起了长龙,大部分都是些叔叔阿姨,夹杂着几个发色鲜艳的女孩。她们吃毕又抽了几份真空的面皮塞进行李箱里,拖着大大的箱子上车离去。是和我一样临走之际也要用味蕾记得家乡的人,真好。在西安吃不到的黑色擀面皮,俨然已成了本地的一张招牌。吃完叶家擀面皮,总要两个人分食一盘红利肠粉。雪白晶莹的肠粉裹上金黄的鸡蛋,撒上青红剁椒和酸豆角,入口即化,连酱汁都想一扫而光。有时候,排起蜿蜒队伍的小店并不能称得上是此味只应天上有,而是吃的是记忆,是想念,是乡情。 

好好吃饭,好好对待自己的胃和人生,好好感受生活的纯粹,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当尽兴才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