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辅助浏览 长者模式
邹宇同志在2025年县政府第一次全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5-03-01 11:00 来源:镇安县政府 编辑: 王赟 浏览:
索 引 号 za779940273-2025-001266 发布机构 镇安县政府
发布日期 2025-03-01 文  号
是否有效 有效 有限期限

一、发改工作。一是抓项目建设。以“五个十”项目为抓手,深化“五未三倒”机制,督促续建项目尽快复工,对手续未到位、未开工、未纳统新建项目逐一“过堂”办理,确保43个计划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复工,力争50个前期推进项目年内开工20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突出抓若甲UHPC新材料等5个上半年拟观摩和无机人造石等5个下半年拟观摩项目,分别在5月底、9月底前达到观摩形象进度,力争重回全市第一方阵。二是抓项目储备。抢抓“两重”和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等重大机遇,精准策划包装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全年谋划项目不少于300个,总投资500亿元以上。三是抓规划编制。精准研判“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走势,做好前期课题研究,3月启动前期调研,5月底前完成资料收集,7月启动“1+25”规划编制,年底前形成较成熟的《规划纲要(草案)》。四是抓秦岭保护。坚持双查和快查快处机制,常态化、零容忍排查整治秦岭“五乱”,打好问题整改攻坚战,推动各级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动态清零。完善“我在秦岭有宝”认购方式,探索推行VEP项目开发模式,储备VEP项目50个以上,加快乾佑河横向生态补偿试点,林业碳汇项目9月底前完成实质性交易。五是抓营商环境。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持续开展遍访“五上”企业解决难题行动,围绕政务服务、监管执法等领域,深入推进“小切口”改革创新试点,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先行地。六是抓苏陕协作。6月前完成浦口互访交流、签订年度帮扶协议,争取苏陕协作资金增长10%以上。苏陕劳务输出完成400人以上,成功创建“镇安月嫂”区域品牌。

二、人社工作。一是落实政策。发挥县零工市场、就业驿站、浦镇劳务协作等就业服务平台作用,深入开展“春风行动”,一季度完成转移就业3万人、创收1.63亿元。加强就业失业统计监测,落实公益性岗位、脱贫劳动力就业、职能技能培训、交通补助、创业补贴、求职补贴等政策兑付和监管。二是打造品牌。做好镇安月嫂、“采摘工”劳务品牌建设,完成省级劳务品牌申报工作。三是培养人才。做好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引进、调动、晋升、轮岗等重点工作。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社保基金管控,有力推进社保政策宣传和参保扩面,稳妥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四是治理欠薪。加强劳务派遣监管、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严格落实“八项制度”,做好舆情动态监测,严厉打击欠薪行为。

三、应急工作。一是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人盯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压紧压实“三管三必须”责任,办好“安全大讲堂”,持续抓好工矿商贸、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城市消防、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扎实做好各级反馈问题整改,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二是防灾减灾救灾。建立完善监测预警网络,持续推动“人盯人防抢撤”“双2+5”“六个一”和“人盯人+”护林防火工作机制落实,压实各级责任链条,增强联防联控工作合力,坚决守牢不发生人员伤亡底线。三是应急救援处置。完善县级应急专家库,强化预案修编,加强应急综合演练和专项演练,提升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技能和作战能力。探索建立应急物资社会化储备模式,提高应急物资保障水平。四是提升应急能力。巩固提升镇(街)“十有”、村(社区)“六有”建设成果,持续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打造全省基层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试点县。年底前完成铁厂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和气象防灾减灾三合一平台建设。

四、统计工作。一是抓经济指标。坚持每月统计联席会制度,加强经济运行预判预警,压实镇村工作责任,抓实120户居民收支记账户,确保“两项收入”稳定增长。科经局负责,对参与GDP核算的规下工业企业15户、限下商贸企业31家落实帮扶措施,纾困解难,确保复产达效;发改局牵头,对15户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一对一”帮扶,拓展业务;由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指导规下抽样70户企业做好统计网报;统计局负责做好业务指导,抓好243家机关事业单位劳资调查,确保首次网报落实,季度、年度稳增长,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二是抓纳规入统。做好“五上”企业培育,年度纳统企业25家以上,其中工业5家、商贸企业和大个体20家。三是抓统计调查。认真开展64户劳动力调查和271个乡村振兴监测指标调查,做好调查成果转化。

五、行政审批工作。一是提升审批效能。全面推行“容缺受理+承诺制”、集成化并联审批等模式,开展重点项目手续集中审批活动,确保一季度项目手续办理达50%以上。优化市场准入准营,依法依规做好投资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审批等事项“减、并、放”工作,推动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与市场主体准营许可联审联办,全年市场主体增加1800家以上。二是打造经验亮点。健全“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等13件“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管理机制。全面落实“五办”服务,健全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持续扩大“镇周到”审批服务品牌影响力,提升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服务水平。挖掘提炼优化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先进典型。三是畅通便民热线。严格按照流程、聚焦办理时限,发挥“12345”利企便民的最大效应,为企业、群众排忧解难。

六、机关事务工作。一是抓制度完善。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等制度。二是抓办公用房。盘活存量房产,统一调配,推动在外租用借用办公用房“清零”目标。加快社保中心改造提升项目进度,6月底前竣工入驻。三是抓公务接待。优化公务接待细节,定期组织培训,打造公务接待品牌,展现镇安地方风采。四是抓公务用车。优化公务车辆配备,提高新购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常态化监督检查。

七、消防工作。一是重点行业监管。推进学校、医疗机构、娱乐场所、商超市场、养老机构、宗教场所、文博单位、易地移民搬迁等重点领域行业消防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建立重大隐患、突出风险整改责任清单。二是排查整治隐患。持续开展畅通消防“生命通道”、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高层建筑、保温材料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挂牌督办、公开曝光力度,提升火灾防控能力。三是加强能力建设。推动落实镇街“安消办”消防工作人员专岗专责,规范运行消防所。做好可登高平台消防车应急备勤和实战演练,分批次开展村(社区)组长、网格员、物业、楼栋长等基层力量防火巡查检查、宣传能力培训,有效预防和减少“小火亡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