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辅助浏览 长者模式
镇安县人民政府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75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4-11-08 11:45 来源:发展改革局 编辑: 贾明轩 浏览:
索 引 号 za779940273-2024-001541 发布机构 镇安县政府
发布日期 2024-11-08 文  号
是否有效 有效 有限期限

隋萍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如何将生态“好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的几点建议》(第275号)已收悉。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的关注,对您的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参政议政意识,我们深表敬意!您的建议非常宝贵,为我县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举措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把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作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全市打造“一都四区”和西商融合协同发展总目标,紧扣我县建设“一厅四地”目发展定位,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在高水平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当好秦岭生态卫士,践行“两个维护”,2023年我县生态价值实现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全市第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一)提升站位,坚决当好秦岭卫士。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召开秦岭生态全体会议、专题部署会、推进会20余次。制定镇安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排查督办制度》《“红黄白”三色督办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等文件,统筹落实田长制、林长制、河长制等重点工作,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严厉打击秦岭生态环境“五乱”问题,动态销号省市台账问题,落实“双查”和“快查快处”机制,纪委监委受理案件18起,公安局办理案件33起,检察院立案22起,法院办理案件13起,确保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二)加快转型,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坚持生态康养首位产业,创建塔云山等4A级景区4家、兰花产业园等3A级景区3家,打造骊水山庄、童话谷创意民宿、塔云山客栈、古月山庄秦岭山居区域公用品牌4家,镇安板栗、镇安象园茶秦岭山耕区域公用品牌2个,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月河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调试发电。我县先后荣获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健康旅游名县、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中国最佳生态康养旅游名县、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

(三)先行先试,创新推动试点创建。在全省率先开展“生态贷”,建立“栗乡普惠金融e站”,创新开发“生态优存”,出台《“生态贷”“生态优存”管理办法》,累计发放“生态贷”3.9亿元。在全市率先成立生态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开发“我在秦岭有宝”小程序,林业碳汇开发项目已成功签约。《我在秦岭有棵树》等5篇典型案例入选全市典型案例,被《陕西日报》专版连载刊发,《探索推行“生态贷”助力产业大发展》《“我在秦岭有宝”》两篇典型案例入选市发改动态,得到市委赵璟书记的批示肯定。先后迎接中国科学院、新华社等单位来镇考察交流和专题调研19次。

(四)强化考核,推进GEP核算精准化。将GEP试点任务纳入全县综合考核深化改革内容,印发了《GEP年度综合考评办法》。全面做好2024年度GEP考核前期准备,对生态物质产品价格、景区旅游收入、水库建设成本、保护区物种保育成本等6项指标进行统计汇总,初步完成我全生态价值数值核算,列入VEP试点2个。

(五)强化宣传,不断凝聚工作合力。充分利用“3·12植树节”“4·20秦岭生态卫士日”“6·5世界环境日”等活动,集中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政策宣传,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发送短信2万余条,省市投稿100余篇,营造了秦岭生态保护群防群治浓厚氛围。我县2人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秦岭生态卫士”,5人获得市秦岭生态保护“先进个人”荣誉。

虽然我县在推动将生态“好颜值”转化为经济“好价值”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受资金、政策和人才队伍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方法途径不多、转化效率不高等方面的问题。下一步,我县将认真结合您的提案建议,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切入点,持续扬优势、树典型,守底线、聚合力,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生态底色。

(一)坚持保护和修复并重,持续保护秦岭良好生态。持续加大秦岭保护网格化巡查力度,常态化开展秦岭“五乱”问题排查整治,抓好突出问题台账整改销号和存量问题清零。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发挥好林长制、河长制作用,确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居全市前列、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精心谋划、申报、实施一批“EOD”项目,加快补齐城镇、农村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全力保护秦岭水常绿、山常青、天常蓝。

(二)坚持量化和赋能同步,全力做好生态价值核算。健全核算评估体系,建立GEP核算平台,强化GEP核算结果应用。按照《镇安县GEP年度综合考评办法(试行)》,完善指标体系,扎实开展考核。加快西口镇青树村智慧水产产业园、月河镇罗家营村旬河水乡农旅融合产业园两个全市首批VEP试点项目建设,完成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在经营开发、担保信贷、权益交易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三)坚持招引和培育兼顾,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就地育才”和“外引专家”两手抓,推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深入推进“人才服务团”、科技特派员、“万企兴万村”、社会组织帮扶、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等行动,大力培育文旅宣传推介人才和电商创业人才,强化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培养。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推进人才交流、人才回归,持续完善“秦创原镇安科创中心”孵化加速功能,有序推进人才计划优化整合,精准引进科技领域高层次人才,以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助力生态价值转换工作。

(四)坚持增量和结构协同,推进生态资源综合利用。锚定“一厅四地”发展定位,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加大优质生态产品推介力度,用好秦岭地理标识,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动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促进生态产品增值溢价。加快塔云山5A级景区、木王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精心策划“来镇安当主角”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影视剧、镇安渔鼓、体育赛事、饮食文化等多样活动,不断提升镇安生态产品品牌效应,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再次感谢您对我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希望您为我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县域经济发展多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镇安县人民政府

2024年6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