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za779940273-2025-001138 | 发布机构 | 镇安县政府 |
发布日期 | 2025-07-24 | 文 号 | 镇文旅函〔2025〕33号 |
是否有效 | 有效 | 有限期限 |
朱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县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利用的提案》(第49号)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就办理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县文旅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目标,扛牢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丰富发展,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创新落实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新型公共文化阅读空间,推进县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拓宽了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城乡群众路径,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文化场馆提质建设。加快推进县文化馆、图书馆提质增效建设,完成了公共文化数字化(全民艺术普及项目)建设方案,正在稳步推进项目实施。按照数字化、智慧化标准全力推进东关剧院前县图书馆修缮改建项目,图书馆一楼设置大数据系统、自助借还城市书房、阅读自习室等方便群众图书借阅,二、三楼内设亲子、儿童及青少年阅览区及多功能厅等,辅助连接自助借还系统,推进公共图书阅读数字化、便利化、均等化发展。项目目前完成了主体内外部装修,设施及家具安装,正在开展书籍、智能化设备采购等相关工作。
二是推进新型阅读空间发展。因地制宜开辟“政府+企业、城市+乡村、文化+景区”总分馆建设模式,拓展县城总馆、“镇办分馆+社会分馆”等联办模式,打造金台山阅读书吧、云镇家风阅读馆、塔云山景区分馆、兰亭书屋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7个。建成县文化馆米粮、月河等分馆8个。大力推进镇(街道)图书分馆图书编目、电脑扫码枪配备及通借通还系统建设,实现了15个镇(街道)图书分馆全覆盖。在城区及镇(街道)配置电子阅读机11台,充实了县图书馆场馆面积及服务效能,极大的方便城乡群众免费阅读需求。同时,充分发挥县图书馆、文化馆总馆联动机制,组织专业人员积极下沉分馆开展广场舞、音乐曲艺走基层、送图书流动服务、业务指导、专题培训及图书分类、陈列上架等服务,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是开展丰富文化惠民活动。围绕“欢欢喜喜过大年”“文化馆、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主题,大力推进“陕南年味.镇安最浓”活动品牌,成功举办了“灵蛇献瑞 盛世花开”镇安县2025年迎新春联欢晚会、“大地欢歌庆丰年 祥蛇纳福闹新春”“周周有戏看”群众文化惠民演出及“三秦四季 舞动栗乡”宣传周演出等大型文化惠民活动30余场次。组织开展“唱牧歌嘹亮 传边关情长”音乐培训、“文化惠民 乐舞栗乡”舞蹈培训等6期,培训学员400余人次。常态化开展“戏曲进乡村”深入茅坪、铁厂等镇演出52场次。镇(街道)扎实开展了“非遗贺新春.文明进万家”暨非遗项目(剪纸、面花、铜艺)展示、“瑞蛇迎春.舞狮灯耀”龙灯舞狮庆元宵、文艺汇演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5场次,在全县掀起了群众文化活动高潮,极大提升了城乡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四是大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镇安融媒、微信公众号、镇安非遗抖音号等多个媒体平台,演出前发布活动预告,演出中进行全程录播、转播、直播,演出后及时总结工作亮点。春节期间,开通了《镇安约你过大年》专栏,推出纸雕镇安、镇安美食、花鼓表演、音乐快板等文化民俗展演活动30余期,开设了“周周有艺 邂逅多元非遗之美”非遗项目体验培训课程,吸引全县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并联合设计师开发有镇安地域元素如刺绣丝巾、竹编灯具等非遗文创产品,与短视频平台合作推出传统手工技艺直播课,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参与手工制作进行多元化体验。通过线上线下多头发力宣传,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县图书馆提档升级和县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工作,积极筹备县文化馆第六次评估定级工作。深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质行动,加强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大基础文化设施配置,打造公共数字化服务平台,精心创排精品文化剧目,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开展形式多样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提升我县文化内涵和品牌影响力,为镇安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坚实的舆论和文化基础。
最后,感谢您对我县公共文化工作的关心,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镇安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