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辅助浏览 长者模式
把美景“流量”变为发展“增量”
镇安县安山村探索农旅融合发展的实践
时间: 2025-07-01 11:21 来源: 商洛日报 作者: 倪方海 侯兴华 王佳 姝钰 编辑: 江勇 浏览:

七彩朝霞浸染天际,云海翻腾气吞山河,红日东升金光灿烂……每逢雨后天晴,云雾环绕着苍翠起伏的山峦,层层叠叠,蔚为壮观,这就是镇安县永乐街道安山村海棠山的“云端奇景”。安山村凭着这奇特美景,成为省内外众多摄影和户外爱好者的打卡必选之地。

近年来,安山村抓住这波自然美景带来的流量,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发展餐饮民宿、招商引资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探索农旅融合发展,促进村民共富的生动实践之路。

云海奇观引来客流

海棠山位于镇安县城以东6公里的安山村,这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每逢雨后初霁或特定时节,浩瀚云海便在山谷间翻涌升腾,云海奇观每年可达200多天,海棠山也因此连续两年位居抖音商洛市景点收藏榜第一名,还被评为国家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

海棠山的魅力远不止云海日出,其山顶依次相靠的王家寨、苏家寨、杜家寨三座古寨历经沧桑,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从县城到最高的苏家寨,垂直海拔近850米,而且攀登难度较小,所以成为户外徒步爱好者的乐园。同时,因为光污染比较小,许多观星爱好者也前来露营拍摄星空。

6月25日,来自西安的游客李雯在海棠山观景台看到壮观的云海,激动地说:“在网上看到这里的云海照片就被震撼了,实地来了,更觉得不虚此行!徒步的野趣,加上这绝美的日出云海,海棠山真是个风光宝地!”对于星空摄影家王庆睿来说,多次在海棠山拍摄星空的经历,让他对这个地方再熟悉不过了,他说:“海棠山距离西安比较近,资源非常好,是我们星空联盟拍摄的常选之地,这里能出大片!”

游客的镜头成了传播美景的窗口,让曾经的“深闺美景”迅速成为引爆网络的流量密码,为沉寂的山村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民宿小院蓬勃发展

依托“云海日出”这张金名片,安山村引导村民积极发展民宿和农家乐,从2021年村民苏文良的第一家开始,现在海棠山已有近20多家民宿和农家乐,这已经成为安山村驱动乡村产业转型、带动村民增收的核心引擎。

苏文良原来在外做生意,因为炒股赔钱,回到老家,当他看到海棠山云海资源后,通过租房开办了海棠山第一家民宿,最初年营业额2万多元,现在年营业额近130万元。最近,他正忙着修建自己的新房子扩大经营。

近几天,因为天气适合云海形成,村民苏文海的“云顶人家”民宿每天都是满客。5年前,他还守着土坯房在山上挖药材赚钱,如今,三层小楼十几间客房年收入超15万元。

“现在游客一波接一波,特别是周末和节假日,房间每天都是爆满,天天都有忙的。”苏文海一边忙着给客人做包子一边高兴地说。

游客来到海棠山,住的是标准间,吃的是农家饭,每人每天只用花100元,超高的性价比,让回头客比比皆是。游客黄先生在这里已经住了两天,他表示这里环境优美,服务周到,还要再住上几天,在这次休假中好好放松一下。

安山村还成立了民宿协会,制定了经营规范,让民宿产业得到了健康发展,让村民赚钱更稳当。据了解,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近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600多万元。安山村的民宿和农家乐,可带动70多人就业,年人均增收3万多元。特色民宿、农家宴、原生态土特产售卖,让安山村村民的腰包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夯实农旅融合基础

如何把这项事业做长远,让汹涌而至的“流量”持续转化为村民手中实实在在的“增量”?这是安山村干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了能留住游客,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安山村新建了观景平台和生态停车场,修缮了登山步道,增设了休息座椅、环保厕所和分类垃圾桶等配套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提升,极大地稳固了安山村的旅游品牌形象。

“观景台旁边的那块空地,一直是大家拍照的前景,我们也通过种植格桑花、向日葵让它变美变亮,后来还种上烤烟,不光美了环境,还增加了收入。”驻村干部叙说他们打造美丽乡村的点滴尝试。

村委会还通过招商,引入了“云上绿野”露营公司,为了做好服务保障,在他们多方争取下,将露营基地至主路的2.1公里土路硬化,解决了交通不便卡脖子问题,让商家发展更有信心。村上还与陕西泊客文旅签订了开发意向书,计划建设多功能游客接待中心、主题露营基地、康养旅居中心、农旅研学等项目,逐步丰富服务供给,充实海棠山“云海日出”这张金色名片的内涵。

“我们计划将连接县城的道路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旅游大巴车的通行需求。同时,将积极创新,开辟绿色养老项目,开发云海主题文创产品,我们要让游客带走的不只是照片,还有深刻的体验和安山伴手礼。”村党支部书记苏文明在谈及未来打算时,信心满满地说。

海棠山巅,云海依旧奔涌不息,它不仅是自然馈赠的视觉盛宴,更已成为安山村持续发展的澎湃动力。相信在云海日出的见证下,安山村这条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