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辅助浏览 长者模式
“三治”融合赋能乡村善治
时间: 2025-08-14 17:08 来源: 商洛日报 作者: 陈少斌 编辑: 江勇 浏览:

秦岭深处,鱼洞河畔,镇安县高峰镇渔坪村因依水而居、以渔为生得名。近年来,这个曾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小山村,以“鱼水情深”为精神内核,将“清水养鲜鱼”的生态理念与“干群鱼水情”的治理智慧深度融合,创新探索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新模式,不仅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让村民的精气神越来越足,日子越过越红火,成功获评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多项荣誉。近日,笔者走进渔坪村,实地感受“三治”融合带来的蝶变。

德治浇灌文明花

“以前,邻里之间经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起来。现在好了,大家都争着做好事、攒积分,邻里关系和睦多了!”近日,在渔坪村“积分超市”,正用积分兑换洗衣液的王大妈笑着说。

王大妈口中的“积分”,正是渔坪村创新打造的“道德银行+积分超市”的核心内容。村党支部书记张福成介绍:“我们将村民日常行为量化为‘道德积分’,制定了涵盖孝老爱亲、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八大类30项的积分规则。村民做好事就能攒积分,积分可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生产物资等20多种商品。”

自2021年实施以来,渔坪村累计发放道德积分1.6万分,兑换商品价值超1.6万元,85%的农户参与其中。“红榜”公示典型人物32人,“积分为荣、向善而行”的价值导向深入人心。“以前村里开个会,通知十遍八遍人也来不齐。现在好了,村里有事一招呼,大家积极性高得很!”张福成深有感触地说,“村民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积极性提升了60%,邻里纠纷同比下降了45%,这就是‘道德银行’的成效。”

法治织就和谐网

“咚!咚!咚!”一阵清脆的锣鼓声响起,渔坪村的“案例剧场”又开演了。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普法情景剧《懒汉增收》正在上演,诙谐幽默的台词、生动形象的表演,让台下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在欢声笑语中接受了法治教育。

“以前的普法,就是发传单、念条文,村民不爱听,效果也不好。”渔坪村包联干部余进斌说,“后来我们琢磨着,把《民法典》《商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镇安县市民公约暨文明有礼二十八条》等法规政策,编成村民身边的故事,用‘案例剧场’的形式演出来,大家就爱看了,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除了“案例剧场”,渔坪村还创新“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双培养机制,培育村级法治骨干26人,建立“镇包村干部、村组干部、片长”三级联动调解队伍。2024年以来,“案例剧场”和法治宣传累计演出30场次,覆盖村民1800多人次,村级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从75%提升至98%,冷水鱼养殖基地涉法纠纷更是实现了“零发生”。“现在村里有啥矛盾,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找调解队,而不是争吵,法治观念真正深入人心了。”余进斌自豪地说。

自治赋能促发展

“这里就是我们片区里的‘小院议事亭’,村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在这里商量着办的。”鱼洞河片区片长刘家学指着一处古朴的亭子向笔者介绍。亭子内摆放着根雕桌和石头凳,墙上张贴着议事制度和近期议题。

渔坪村以“自治”为根本,充分激发村民参与村级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推行“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冷水鱼产业联建模式,村集体以土地和水资源入股、村民以劳务参与,建成了占地15.27亩的标准化冷水鱼养殖基地。“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冷水鱼项目,不仅带动了群众就业增收,更改变了群众的精神风貌。”余进斌说,“村民收入增加了,心气顺了,更愿意参与环境整治等村级事务,良好的环境又吸引了更多游客,形成了‘治水养鱼—环境变美—村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在渔坪村冷水鱼产业园,笔者看到,这里集冷水鱼养殖、农耕体验、生态种植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生态种植区内,47种时令蔬菜生机勃勃,采用节水滴灌和物理驱虫技术,确保农产品安全优质。据了解,该产业园由商洛宝东养殖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建设,年产金鳟、虹鳟、鲟鱼等冷水鱼250吨,产值1250万元,带动周边19户群众务工,户均年增收1.5万元,去年带动95户群众户均增收约2万元,为村集体创收2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43万元。

除了产业园,渔坪村还着力打造了“村文明实践站”“冷水鱼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书香小院”“和谐小院”等6个文明实践基地,年均开展活动60场次,服务群众2000多人次。村史馆内,从渔坪村的由来、党支部建设历程到脱贫攻坚的蜕变、特色产业的发展,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无声地诉说着这个村庄的变迁与辉煌。

村里还打造了“三治”融合智慧大屏,实时显示村务公开、道德积分排名、文明实践服务等数据,实现政策宣传、防汛防火网格化管理、气象预报发布等功能一体化。“去年11月,就是通过智慧大屏监控发现一辆出租车侧翻跌入河中,我们第一时间组织群众救援,成功救出被困人员,挽回了损失。”张福成回忆道。参与救援的热心村民还被县委政法委授予了见义勇为模范称号。如今,渔坪村村民通过自治参与村级事务决策率达92%,“自己的事情自己管”成为共识。

渔坪村,这个秦岭深处的小山村,以德治滋养文明乡风,以法治筑牢和谐根基,以自治凝聚发展合力,将“三治”融合的文章做深做实,既守护了水清鱼跃的生态美,更涵养了人心向善的乡风美,为新时代乡村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