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公司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望着墙上“乡村振兴突出贡献企业”的牌匾,李萍的思绪不由自主飘回到2015年那个傍晚。“那时我蹲在村口的文化广场边,手里紧紧攥着刚印好的‘秦岭山的李小妹’商标,抬眼望向远处连绵的大山,眼眶突然就湿润了。”李萍动情地说。
从卫生室到薯田
“李大夫,你真打算把听诊器换成锄头?”2015年春天,村卫生室的老同事看着李萍收拾东西,满脸疑惑地问道。
彼时,李萍刚从县上的电商培训回来,脑海里全是“手机能卖山货”的新奇想法。她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蹭着WiFi,翻看着别人的网店页面,手指划过那些标价不菲的土特产,突然一拍大腿,兴奋地说:“咱菩萨店村的红薯,可比他们的要好!”
反对声如北阳山的雾气般迅速弥漫开来。丈夫生气地摔了筷子,质问道:“祖祖辈辈都种红薯,哪见过靠这个能发家致富的?”婆婆也抹着泪劝说:“女孩子家守着卫生室多安稳,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李萍默不作声,夜里坐在台灯下认真翻看培训笔记。
李萍第一次尝试种植四色薯,把自家两亩口粮田全都翻了个遍。育苗时遭遇倒春寒,她裹着棉被在大棚里守了整整三夜。凌晨冻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她赶忙掏出手机给培训老师打视频电话,屏幕里的她头发凌乱,声音颤抖得如同风中的薯苗:“王老师,苗快被冻死了,我……我真的不想放弃。”老师在那头笑着劝她:“傻妹子,搞农业哪能一帆风顺呢?挺过去就好了!”
从那以后,李萍的裤脚总是沾着泥,指甲缝里也嵌着土。有一回在田里施有机肥,路过的婶子笑话她:“李萍,你这是当村医嫌太干净,非要来闻这粪味儿?”她直起腰,擦了擦汗,笑着回应:“婶,这粪肥种出来的红薯可甜了,等卖了钱,请您吃城里的奶油蛋糕!”可等到红薯丰收,望着堆成小山似的四色薯,她又发起愁来——到底该怎么把这些红薯卖出去呢?
从田埂到直播间
2017年冬天,李萍骑着电动三轮车去镇上寄快递,车斗里装着100公斤红薯。雪下得很大,水泥路结了冰,她一个不小心连人带车摔倒在路边,红薯滚落一地。她趴在雪地里,看着沾满泥的红薯,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那时我就在想,就算我一个人拼尽全力,又能卖出多少呢?乡亲们还有那么多山货眼巴巴等着找销路呢。”
转机出现在一次直播中。有个西安的顾客在评论区询问:“你们村就只有红薯吗?”李萍随口答道:“还有核桃、板栗呢,都是顶好的东西!”对方接着追问:“能一起寄过来吗?”当天晚上,她就挨家挨户敲门,用手机仔细登记各家的山货。王秀莲家有袋野蜂蜜,一直藏在冰箱顶上舍不得吃,李萍捧在手里反复查看,说道:“嫂子,这蜜能卖个好价钱,我帮您卖!”
第一次帮乡亲们带货,李萍在直播间里讲述王秀莲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独自在家带娃的艰辛故事,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这蜜是嫂子一勺勺舀出来的,甜里透着生活的苦,大家多多关照。”那天蜂蜜全部卖空,王秀莲看着微信到账的钱,激动得手都在颤抖:“李萍,你可真是把咱庄稼人的难处放在心上了。”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深深埋进李萍的心里。她开始琢磨:“我一个人单打独斗,不如带着大家一起干。”于是,她挨家挨户劝说村民加入合作社,耐心教他们按照标准种植庄稼。有个老汉不太乐意,嘟囔着:“我种了一辈子地,还用得着你教?”李萍也不生气,把自己种的红薯和老汉的红薯并排摆在桌上,切开后对比着说:“叔,您瞧,咱按标准种出来的,甜度高、品相好,一斤能多卖五毛钱,十亩地就能多赚五千块呢!”老汉盯着看了半天,最终点了点头。
从直播间到工厂
2019年,回乡创业的大学生王东成立了镇安县东之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李萍凭借在电商领域积累的经验和对农产品的了解,成为公司财务负责人之一。这对她来说,既是全新的挑战,也是实现更大梦想的机遇。
公司起步阶段,困难接踵而至。面临生产设备少、加工效率低,产品包装简陋、缺乏市场竞争力,销售渠道狭窄、优质农产品常常滞销等问题。李萍和团队成员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四处奔走,筹集资金更新设备;邀请专业设计师,精心设计产品包装;同时,充分发挥自己在电商领域的优势,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李萍经常深入养殖基地和种植园区。有一次,她发现合作农户送来的一批牛肉存在质量问题,当即要求退货。农户十分不解,满脸委屈地说:“这肉看着没啥问题啊,一直都是这么卖的。”李萍耐心解释道:“咱做的是品牌,质量必须过硬,只有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咱的生意才能长久。”在她的坚持下,公司建立起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李萍又把目光投向了产品深加工。她带领团队研发出牛肉干、牛肉酱、红薯脯等一系列新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咱不能只卖原材料,要把产业链拉长,让乡亲们获得更多的收益。”李萍坚定地说。
在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李萍穿梭其中,不时停下脚步,指导工人操作设备。她笑着说:“看到这些,就想起当年在田里种红薯的日子,那时候是为了自家生计,现在是为了让更多乡亲过上好日子。”
如今,东之韵公司的产品通过京东、淘宝、天猫、抖音等线上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李萍也成为镇安电商协会的会长,她经常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其他电商从业者。“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让镇安的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李萍满怀期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