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辅助浏览 长者模式
镇安非现场监管提升环境监测效率
时间: 2025-08-20 08:00 来源: 镇安县政府 作者: 王 泽 编辑: 叶子榆 浏览: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镇安县分局以科技为笔、数据为墨,在生态保护与企业发展的答卷上,勾勒出非现场监管的创新图景,既守住了绿水青山的生态底线,又为营商环境注入了高效便捷的新动能。
       在镇安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在线监测设备屏幕上,各项污染物排放数据正实时跳动。这些数据通过专用网络直达镇安县分局监控平台,成为执法人员掌握企业环保状况的“千里眼”。
     “过去检查靠跑腿,一家企业检查完就要大半天。”有着10年执法经验的工作人员坦言,如今有了这套覆盖全县的自动监控系统,让监管模式彻底改变。目前,9家重点排污单位的废气、废水排放口均安装了24小时监测设备,20家企业配备震动监测设施,工业窑炉、矿山采选等重点领域实现数据联网全覆盖。系统自动捕捉的超标排放、治污设施停运等异常信息,会第一时间推送至执法终端,让监管从事后追查转向实时预警。
     “今年没有在企业现场检查,却通过3次视频问询解决了环保难题。”当地一家水泥企业负责人道出了非现场监管的独特价值。镇安县分局推行的“线上核查+视频问询+资料报送”模式,正让“非接触式”执法成为常态。
       这种转变背后,是一套科学的监管机制在支撑。通过建立环境信用评价体系,镇安县分局将企业分为不同等级:对信用优良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减少现场检查频次,通过无人机巡查、调取水印照片等方式开展监管;对存在失信记录的企业,加密非现场监控密度,形成守信激励、失信约束的良性循环。
     “不是少管了,而是管得更准了。”镇安县分局负责人解释,去年以来,通过动态调整监管频次,企业迎检负担减轻近三成,而环境违法线索发现率却提升了40%,实现了监管效能与企业便利的双赢。
       镇安县分局坚持“监管不是目的,合规才是目标”的理念,针对非现场监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通过政策解读直播、技术指南推送等方式开展线上服务;针对复杂的轻微异常情况,组织专业人员上门提供“一对一”整改指导,帮助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今年以来,镇安县分局已累计开展线上服务12次,线下帮扶20余家次,将多起潜在违法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非现场监管模式下,生态保护红线更清晰,企业发展绿道更畅通。镇安县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扩大智慧环保覆盖面,持续深化非现场监管,为全县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加和谐的生态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