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庙沟镇五一村有这样一位远近闻名的人,他个子瘦小、皮肤较黑,初见他,也不过和普通的庄稼人一样,穿着朴素、满手老茧、一脸沧桑,但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原来他可是闯南走北的大人物,且言语不凡,说起中药材产业来头头是道、满眼放光。经了解得知,黄庆富早年是做药材生意的,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对药材市场非常熟悉和了解,现在年龄大了,跑不动了,于是专心在家发展白芨产业,凭着他敏锐的市场嗅觉和高超的种植技术,2016年他仅销售了不到四分之一的白芨种子就创下了18万元的收入,一下子在五一村乃至庙沟镇引起了轰动,于是越老越多的人开始向他取经,发展中药材产业。
随着脱贫攻坚“三带四联”工作的实施,黄庆富心想有钱要大家一起赚,而且五一村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宜中药材生长,当地的老百姓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又很高,于是他积极响应号召,带头成立了黄氏中药材合作社,主要从事中药材育苗、种植及销售,合作社共带动17户农户,其中9户是贫困户,目前已种植白芨50亩,重楼12亩,白芨育苗4亩、近50万株。据贫困户侯启金讲,2017年他在合作社带领下种植白芨2亩,预计三年后能收入6万元。
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黄庆富把发展目光转向了白芨育苗,目前合作社已流转土地50亩用于育苗。据黄庆富讲,白芨育苗周期短,投入成本较低,市场需求大,按照一棵苗子1.5元算的话,一亩地至少能培育10万株苗子,一亩地毛利润能达到12万元。而且中药材种植虽然见效慢点,但风险小,市场相对稳定,既能最大限度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又能增强整体合力,做到产业发展、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三不误,实现家庭增收多样性、持续性和稳定性。
为推广药材种植,扩大种植规模,镇村及包扶单位领导积极协助产业合作社、种养大户解决技术、资金、基础设施等问题,积极宣传种植技术,争取政策支持,为他们排忧解难,让合作社的社员感受到党的扶贫政策的美好,增强脱贫信心。
贫困是相对的,更是动态的,唯有产业的支撑,才是长久的,可靠的,放心的。黄氏中药材合作社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贫困山区脱贫之路注定是艰辛,坎坷,布满荆棘,但有党的各级组织作后盾,有包扶单位的大力支持,我们有宣战贫穷的决心,也有苦干加巧干的信心,请组织放心这条路我们走定了。